機電設備及其作用
設備通常是人們在生產和生活中所需要的機械、裝置和設施等物質資料的總稱,機電設備則是應用了機械、電子技術的設備,而通常所說的機械設備又是機電設備*重要的組成部分。
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,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對機電設備的需求越來越多,從交通工具到各種家用電器、計算機、打印機等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機電產品。先進的機電設備不僅能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,減輕勞動強度,改善生產環境,完成人力無法完成的工作,而且作為國家工業基礎之一,對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,以及科技、國防實力的提高有著直接的、重要的影響,還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水平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。
社會的發展要求機電設備有與之相適應的發展,而機電設備的發展和完善又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。#0.2;機電設備的發展概況圖O-1?0.2;機電設備的發展概況圖O-1腳踏木制車床機電設備的發展與制造業的進步密切相關。早在石器時代,人類就開始利用天然石料制作:工具,用其獵取自然資源。大約六千年前,出現了一些手工操作的原始機械,如木制車床(圖。一1)和鉆床等。在以后漫長的社會發展中,人們開始用水力、風力、畜力驅動簡單機械(圖。一2),但由于需要大量的手工操作,這些古老的機械并不能成為一種完整的機器。
直至18世紀70年代,以瓦特改進蒸汽機為代表,引發了第一次工業革命,產生了近代工業化的生產方式,手工勞動逐漸被機器生產所代替(圖O一3)。19世紀中期到20世紀初,電磁場理論的建立為發電機和電動機的產生奠定了基礎,從而迎來了電氣化時代。以電力作為動力源,機械結構發生了重大的變化,電動機成為驅動各種機械的動力。
隨著技術的不斷改進,傳統的機械設備進入了機、電結合的新階段,并不斷擴大其應用范圍。20世紀60年代開始,計算機逐漸在機械工業的科研、設計、生產及管理中普及,為機械制造業向更復雜、更精密方向發展創造了條件。機電設備也開始向數字化、自動化、智能化和柔性化發展,并進入現代設備的新階段。